《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
History of Legal Theory from Chinese
课程编码:07A12641 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 32 实验或实践: 0 上机:0
适用专业:法学
推荐教材:
李贵连:《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
1.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
2.刘广安:《中国法律思想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程树德:《九朝律考》,商务印书馆版,2003年
4.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1.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各个时期的法律思想,及其发展变化,并能理解中国法律思想的内涵。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史料。鼓励学生开展独立研究。
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生能够掌握各个时期的法律思想及其发展变化。
2.学生能够思考分析本课程涉及到的重要问题,理解法律思想的发展历史,而不是背诵课本上的知识。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导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上这门课学什么,怎么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上这门课学什么,怎么学。
[授 课 方 法] 课堂讲授为主加课堂讨论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学什么
第二节 怎么学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法律思想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夏商西周的法律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天命观、德的观念、慎罚观念
[授 课 方 法] 讲授加课堂讨论
第一节 天命观念
第二节 德的观念
第三节 天命观下的刑罚观念
第三章 春秋战国的法律思想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春秋战国的法律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铸刑书”事件中体现的法律观念冲突、儒家教化观念、法家重刑、去刑观念
第一节 春期时期法律观念的变化
第二节 儒家法律观念
一、孔子的法律观念
二、孟子的法律观念
三、荀子的法律观念
第三节 法家法律观念
一、商鞅的法律观念
二、韩非子的法律观念
第四节 墨家、道家的法律观念
一、墨家的法律观念
二、道家的法律观念
第四章 秦汉至隋唐的法律思想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秦汉至隋唐的法律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董仲舒的法律思想、德主刑辅、宗法观念
第一节 秦的法律思想
一、事皆决于法
二、严刑峻法
第二节 汉初的法律思想
一、无为而治
二、德刑相济
三、约法省刑
第三节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一、天人感应
二、德主刑辅
三、引经决狱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
一、杜预的法律思想
二、张斐的法律思想
三、刘颂的法律思想
第五节 隋唐的法律思想
一、隋代的法律思想
二、《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第五章 宋明的法律思想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宋明的法律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学、王安石的变法观念、德刑并用观念
第一节 理学对法律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王安石的法律思想
一、三不足说
二、变法思想
第三节 朱熹的法律思想
一、存天理、灭人欲
二、人治思想
三、德刑并用
第六章 明清之际的法律思想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明清之际的法律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限君权的观念、分权分治观念、
第一节 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一、批判家天下
二、从一家之法到天下之法
第二节 王夫之的法律思想
一、法律时变观
二、分权分治观
第三节 顾炎武的法律思想
一、众治观念
二、重视礼仪
第七章 清末民国的法律思想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清末民国的法律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礼法之争、改良思想、三民主义、权能分治、分权观念
第一节 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礼法之争
第三节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 孙中山的法律思想
一、三民主义
二、五权宪法
三、权能分治
第五节 章太炎的法律思想
撰稿人:李燕 审核人:苑敏
上一:【法学】《专业实习与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下一: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