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教学大纲
Social Policy
课程编码: 23A08108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 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推荐教材:
Paul Spicker. Social Policy, The Policy Presss, 2006
参考书目:
1.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迈克尔·希尔:《理解社会政策》,刘升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各种理论流派,社会政策的运行过程和运行机制,包括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政策的实施、社会政策的评估、社会政策的调整等。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一方面是知识性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社会政策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使学生在学习社会政策理论的基础上,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2.学生应在课下阅读与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
3.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出勤等相关情况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社会政策的范畴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属性、中外社会政策学家对社会政策的认识;社会政策与其他类似概念(社会行政、社会福利、社会保护)的关系;社会政策的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政策的概念;社会政策的类型。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概念
一、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
二、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
三、社会政策与社会保护
四、社会政策与社会行政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类型
一、社会政策的选择型与普惠型
二、蒂特马斯的社会政策类型划分
第二章 福利与社会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福利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分化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对社会政策制定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政策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第一节 社会政策与社会结构
一、社会政策与家庭结构
二、社会政策与就业结构
三、社会政策与性别结构
第二节 社会政策与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含义
二、社会分层对社会政策制定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政策与社会分化
一、社会政策与性别分化
二、社会政策与阶层分化
第三章 福利国家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福利国家的概念、起源、发展、福利国家的类型学划分、福利国家的危机及福利国家的改革。
[教学重点与难点]福利国家的概念;福利国家的类型;福利国家的危机。
第一节 福利国家的概念
一、福利国家是什么
二、福利国家的特点
第二节 福利国家的类型
一、福利国家类型的一般划分
二、安德森对福利国家的划分
第三节 福利国家的危机及改革
一、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
二、福利国家的危机表现
三、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改革
第四章 社会政策的价值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使学生掌握在不同的价值流派之下,社会政策的价值追求,对社会政策公平、正义、民主等方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政策的理论流派、社会政策的价值。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理论流派
一、民主社会主义理论
二、保守主义理论
三、自由主义理论
第二节 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
一、公平
二、正义
三、自由
第五章 社会需要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需要理论几个主张,并以贫穷群体、残疾群体等弱势群体为例,分析政府应当贯彻何种需要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需要理论。
第一节 需要与社会需要
一、需要的分类
二、社会需要的概念
第二节 特殊群体的社会需要
一、贫困群体的社会需要
二、残疾人的社会需要
三、儿童的社会需要
第六章 社会行政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福利供给的方式、社会政策评估、社会福利漏洞。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方式、福利漏洞。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供给
一、政府直接提供
二、政府间接提供
第二节 社会政策评估
一、社会政策评估的含义
二、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社会政策运行中的福利漏洞
一、福利漏洞概念
二、福利漏洞的类型
三、福利漏洞的治理
第七章 社会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政策诸环节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一般因素
一、社会政策的需求因素
二、社会政策的可行性
第二节 社会政策制定的其他因素
一、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
二、 大众传媒的影响
三、 突发事件的影响
四、 利益集团的影响
撰稿人:张世青 审核人:朱丽敏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