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SchoolSocialWork
课程编码:23A08017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推荐教材:
李晓凤:《学校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年
参考书目:
1.范明林:《学校社会工作》,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
2.[美]Paula Allen-Meares著,陈蓓丽,蔡屹等译:《学校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易钢:《学校社会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4.罗观翠:《学校社会工作案例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5.文军:《学校社会工作案例评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
6.刘梦:《学校社会工作实习指导手册》(21世纪社会工作实务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7.石彤:《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教程》(21世纪社会工作实务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8.程勇,陈天柱,苏祥:《学校社会工作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9.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
10.田国秀:《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11.[美]阿尔瓦雷斯等主编,章军译:《学校社会工作:理论到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12.许莉娅:《学校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在大二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思想与方法,同时借助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在实践中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辅导策略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提升学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如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特点与定位、相关理论、运作模式、工作者形象、工作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包括逃学和厌学、身心障碍与学习成绩低下、越轨与犯罪、吸烟与滥用药物、网络成瘾等困扰问题,通过课堂授课与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同时达到能够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研究对象及相关理论;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分析,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基本观点及其在日常生活问题中的运用。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知识的基础上,对其相关理论方面的一些问题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学校中学生出现各种现象,在实践中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辅导策略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提升学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
4.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社会工作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重点理解和把握学校社会工作的要素、目的与服务项目,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与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熟悉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要素、目的与服务项目。难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与学科性质。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定义与要素
一、学校社会工作定义
二、学校社会工作要素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目的
一、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二、形成优质教育的合力
三、协助学生获得实用的知识与能力
四、协助学生获得适应变化的能力
五、促进学生社会化人格的正常发展
第三节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一、针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二、针对全体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三、协调学校、家庭、社区关系的学校社会工作
四、领导学校辅导工作的有关人员
第四节 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二章 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历史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学校社会工作的基础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学校社会工作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学校社会工作在在华人社会和中国内地的发展,对学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学校社会工作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难点:学校社会工作在华人社会的发展。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第一节 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起源与发展
一、“访问教师”时期(1906-1920年)
二、个案工作时期(1921-1930年)
三、制度化时期(1931-160年)
四、团体工作与社区工作时期(1961-1970年)
五、新工作模式时期(1971-现在)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在华人社会的发展
一、香港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澳门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三、台湾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20世纪上半叶专业学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萌芽
二、1949年以后的行政性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三、改革以来中国专业学校社会工作的起步、
四、学校社会工作在中国职业化与专业化的探索
第三章 学校社会工作特点与定位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定位等基本概念,对学校社会工作有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定位。难点:对学校社会工作有全面的认识。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特点
一、学校社会工作一般特点
二、学校社会工作在学校体系中的独特性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定位
一、学校社会工作定位
二、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误解
第四章 学校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进而深入到学校社会工作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越轨行为理论、代购。难点:文化反哺理论、社会体统理论。
第一节 社会学相关理论
一、社会化理论
二、越轨行为理论
三、标签理论
四、符号互动理论
五、代购与文化反哺理论
六、角色理论
七、小团体理论
八、社会体统理论
第二节 心理学相关理论
一、心理分析理论
二、心理社会理论
三、行为主义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五、道德发展理论
六、任务中心理论
七、危机介入理论
第三节 教育学相关理论
一、教育目的论
二、教育结构论
第五章 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传统临床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的基本概念,进一步了解学校变迁模式、社区学校模式和社会互动模式,加深对学校社会工作的认知。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校变迁模式、社区学校模式难点:社会互动模式。
第一节 传统临床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
一、传统临床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
二、传统临床模式的工作介入
第二节 学校变迁模式
一、学校变迁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
二、学校变迁模式工作的介入
第三节 社区学校模式
一、社区学校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
二、社区学校模式工作的介入
第四节 社会互动模式
一、社会互动模式工作目的与理论基础
二、社区互动模式工作的介入
第六章 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方法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个案工作方法、团体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和其他工作方法的基本概念,对个案和社区工作有效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个案、团体、社区。难点:外展社会工作、学校管理。
第一节 个案工作方法
一、学校个案工作概述
二、学校个案工作基本理论
三、学校个案工作的实施
第二节 团体工作方法
一、学校团体工作概述
二、学校团体工作价值基础与实践原则
三、团体的发展阶段和学校团体工作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社区工作方法
一、学校社区工作概述
二、学校社区工作者的角色与任务
三、学校社区工作的活动安排
第四节 其他工作方法
一、个案管理
二、外展社会工作
三、学校管理
第七章 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技术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技术程序和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从整体上认识学校社会工作的能力并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校社会工作技术程序。难点: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技术。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技术程序
一、通用过程模式概述
二、学校社会工作技术程序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技术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技术
二、建立专业关系的技术
三、运用社会资源的技术
第八章 厌学、逃学行为的原因与处理策略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厌学和逃学行为的发生原因与介入策略,分析工作实例,进一步理解原因,研究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厌学和逃学行为的发生原因与介入策略。
第一节 厌学的发生原因与介入策略
一、学生厌学的现状
二、学生厌学的原因
三、学生厌学的表现
四、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第二节 逃学行为的形成原因与介入策略
一、逃学的社会背景
二、逃学行为的形成原因
三、逃学行为的介入策略
第三节 工作实例
案例一:贝贝上学记
案例二:学校恐惧症的解除
第九章 身心障碍与学习成绩低下学生的辅导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身心障碍与学习成绩低下学生的辅导的基本理论,原因和协助途径,进而掌握辅导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身心障碍与学习成绩低下学生的辅导的基本理论及辅导策略。
第一节 身心障碍者的特殊问题的协助途径
一、身心障碍者面对的特殊问题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协助途径
第二节 学习成绩低下的形成原因与辅导策略
一、学习成绩低下形成的综合原因
二、学习成绩低下的具体原因
三、学习成绩低下的辅导策略
案例一:强迫行为的个案辅导
案例二:后进生的个案辅导
第十章 在校生越轨与犯罪行为的矫正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在校生越轨行为产生原因与介入方式和在校生犯罪行为征候与矫正、预防措施的基础理论,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 和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校生越轨行为产生原因与介入方式及在校生犯罪行为征候与矫正、预防措施。
第一节 在校生越轨行为产生原因与介入方式
一、在校生越轨行为产生原因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第二节 在校生犯罪行为征候与矫正、预防措施
一、在校生犯罪的总体趋势
二、在校生犯罪的征候
三、在校生犯罪的预防与矫正措施
案例:问题行为的个案介入
第十一章 吸烟行为、药物滥用问题及介入方法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吸烟行为、药物滥用问题及介入方法,通过学校社会工作对这两者问题的介入,探讨现状、原因和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吸烟行为、药物滥用问题。难点:药物滥用问题介入方法。
第一节 学生吸烟的可能原因与介入方法
一、学生吸烟的现状
二、学生吸烟的原因探讨
三、吸烟的危害
四、学生吸烟的救助措施
第二节 学生药物滥用问题与介入策略
一、药物滥用的相关界
二、常用依赖性药物的种类与危害
三、学生滥用药物的原因
四、学校社会工作对滥用药物的介入途径
案例:预防吸食精神科毒品的小组工作
第十二章 网络成瘾与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网络成瘾相关概念、原因与危害,了解学校社会工作,对网络成瘾的介入策略,进一步结合工作实例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网络成瘾相关概念、原因与危害。难点:学校社会工作对网络成瘾的介入策略。
第一节 网络成瘾相关概念界定
一、网络成瘾界定
二、网络成瘾评估标准
第二节 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危害
一、网络成瘾原因探讨
二、网络成瘾危害
第三节 网络成瘾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一、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二、学校社会工作处置方案
第四节 工作实例
案例:网瘾戒除的个案辅导
第十三章 家庭领域中的学校社会工作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单亲家庭和转学生的基本概念和问题,通过学校社会工作介入,解决实际案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单亲家庭和转学生的基本概念和问题。难点:学校社会工作对于单亲家庭和转学生介入方法。
第一节 单亲家庭问题
一、单亲家庭定义
二、单亲家庭种类
三、单亲家庭面临的问题
四、学校社会工作协助途径
第二节 继父母家庭问题
一、继父母家庭面临的问题
二、学校社会工作协助途径
第三节 转学生问题
一、转学生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学校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家家乐”亲子小组
第十四章 发展取向的学校社会工作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未来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取向。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未来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取向。难点:自我认知辅导和情绪管理辅导。
第一节 发展取向的学校社会工作
一、生活辅导
二、学业辅导
三、职业辅导
四、人际关系辅导
五、自我认知辅导
六、情绪管理辅导
第二节 工作实例
案例一:个性发展夏日营
案例二:“领袖小先锋”领袖训练小组
案例三:“星星梦工厂”职业规划小组活动
案例四:新生新动力——新生适应训练活动
案例五:“做最好的我们”——团队合作小组活动计划
第十五章 未来社区教育中的学校社会工作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到社区教育中,最终社会工作从学校发展到社区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到社区教育。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对社区教育发展定向的参考意义
一、从学校社会工作性质与特点看未来社区教育的发展
二、从学校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看未来社区教育发展
三、从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看未来社区教育发展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未来社区教育的主要途径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区教育确定在未来学习化社会发展目标的“参考系统”
一、由学校社会工作目标确定学习化社区教育的未来目标
二、由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确定社区教育目标实现的方法与技术
案例一:“暑期安全教育直通车”——社区活动计划
案例二:社区学生会:学校社会工作的社区教育探索
撰稿人:龚晓洁 审核人:赵宝爱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