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研究》教学大纲
Research of Gender
课程编码:23A08100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推荐教材:
1.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
1.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
2.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8年
3.马元曦:《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三联书店,2000年
4.Susan.A.Bason著,刘秀娟,林明宽译:《两性关系:性别刻板化与角色》,台湾扬智文化,1994年
5.李小江:《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1998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目的:性别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观点方法彼此争鸣,并形成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同时,它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个人的经验来理解、分析和反思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领域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学习批判性地分析和思考知识产生的过程;寻找社会变迁的力量。
教学任务:
1.了解社会性别和性别/社会性别体制的概念,了解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2.从文化角度剖析社会如何通过心理、社会化、历史来建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3.通过分析性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建立,分析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中的两性关系是如何建构出来的。
4.从生产方式上理解劳动性别分工如何作用于两性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开设建立在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基础上。
2.本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本课程要求开展小组式学习模式,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式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完课程内容后,能够具有性别敏感度,能够运用社会性别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与性别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对性别与社会性别进行清晰的区分和理解,从而去除在日常生活当中形成的偏见性认识。另外,本节课设计了问卷调查环节,目的是了解学生目前对性别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本门课程的认知情况,同时,向学生征求对本门课程在课程设计、内容安排、讲授方式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力图使本门课程在最初就实现与学生的互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性别、社会性别、社会性别体制、社会性别体制的基本特点、父权制、两性平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性别与社会性别
一、性别与社会性别的概念
二、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
三、社会性别体制及其特点
第二节 社会性别的发展状况与研究内容
一、社会性别的发展状况
二、社会性别的
第三节 性别研究的理论之源
一、女权运动的历史分期
二、女权运动的理论派别
第二章 性别气质及其心理文化建构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四种性别特征;讨论由历史累积下来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以及它们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以了解性别文化如何在历史延续中得以复制和重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性别气质、性别角色、性别歧视、从历史角度理解性别气质形成的意义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第一节 性征
一、性征的概念
二、性征的类型
第二节 性别气质的心理建构
一、性别气质刻板印象
二、性别气质的心理建构
第三节 性别气质的历史文化建构
一、西方历史与性别秩序
二、中国历史中的性别秩序
第三章 性别社会化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性别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有关性别形成过程的一些主要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性别社会化、生命周期、性别基模、两性道德发展、社会性别形成。
第一节 性别社会化
一、性别社会化的概念
二、性别社会化的过程
第二节 社会性别形成理论
一、社会性别的生物学理论
二、社会性别的人际理论
三、社会性别的文化理论
第四章 性关系中的性别秩序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分析作为社会化了的性关系,理解性关系如何通过社会制定的性行为的双重标准建立起不平等的性别秩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性关系、性权力、酷儿理论、人类社会化了的性关系的特点、性关系的性别秩序
第一节 性关系
一、身体、行为和性关系
二、社会化了的性行为和性关系
第二节 性关系与性别秩序
一、性行为和性关系的理论
二、性关系中性别秩序的特点
三、变化中的性关系
第五章 婚姻制度下的性别关系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婚姻制度的变迁,以及在这种变迁中妇女地位如何从从属男性的关系逐渐向平等关系演变。
[教学重点与难点]亲密关系、互助型夫妻关系、男性利益优先原则、家庭暴力、白丝带运动
第一节 婚姻制度与性别关系
一、婚姻与家庭的变迁
二、爱情中的男女
三、婚姻中的男女
第二节 中国的婚姻制度
一、传统婚姻制度
二、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关系
第三节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一、针对妇女的暴力类型
二、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第六章 劳动性别分工与两性职业发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分析劳动性别分工的状况,同时讨论影响两性职业发展的因素和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状况,探求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可能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劳动性别分工、双重角色、性别隔离、玻璃封顶、性别计划、性别赋权。
第一节 劳动和劳动性别分工
一、劳动和劳动性别分工
二、中国劳动性别分工
第二节 职业发展与性别
一、职业发展与性别
二、中国的两性职业发展
撰稿人:梁丽霞 审核人:赵宝爱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