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Marx's Works
课程编码:23A02012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教材:
1.唐正东著,《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王平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
1.侯惠勤著,《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黄楠森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陈学明、马拥军著,《走近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2年
4.赵家祥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 高放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赵家祥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8.(法)德里达著,《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9.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柴毅龙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者在原著中怎样提出、阐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能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以“坚持和发展相统一”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探讨相应的历史局限性,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增强理论创新的原创力。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使学生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价值理想和基本精神,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答现实的和思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觉反思生活,思考人生,修养身心,提高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命运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的历程,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解读马
克思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关于本课程的说明
一、为什么要学习原著?
二、关于本课程的安排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命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及其未来趋势
第二章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建议学时:10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思想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异化劳动与共产主义
第一节 异化劳动
第二节 共产主义
第三章 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马克思既继承费尔巴哈又超出费尔巴哈的起点,在实践观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旧哲学的根本不同,明确马克思是如何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了解费尔巴哈在宗教和人的本质这两个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阐述新历史观的基本见解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不同
一、新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二、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
三、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错误理解
四、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十分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第二节 新唯物主义的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基本思想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关于宗教问题
三、人的本质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一、阶级性
二、实践性
第四章 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建议学时:10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重要结论,从而展开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全部观点,并首次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哲学论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现实的个人以及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
第三节 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
第四节 异化和唯物史观
第五节 意识形态:虚假的概念体系?
第五章 解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德国近代哲学从黑格尔哲学到费尔巴哈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进程,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联系和区别,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基本原理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黑格尔哲学评述
一、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
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第三节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评述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
二、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及历史形态
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第四节 费尔巴哈唯心主义评述
一、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
二、费尔巴哈的伦理哲学
三、费尔巴哈停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
第六章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共产党宣言》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
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二、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与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科学阐述
一、《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二、《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回顾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展望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
撰稿人:张 梅 审核人:常桂祥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